⊕  设为主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目前已有7万条数据

高级分类查找 使用帮助


跃胜油库新闻阅读

全球石油与化工行业2007年度大事件回顾

日期:2008-02-19    来源:江苏化工网


在2007年,国际油价不断突破历史新高,纽约商业交易所(Nymex)的WTI原油期货平均价格超过72美元/桶。高油价继续为石油、石化企业带来巨额的收益。高油价还引发了全球范围内替代石油项目的快速发展,如天然气合成油、煤制油和生物质制油等。全球化工行业的并购活动依旧活跃,并屡屡出现大笔金额的案例。石化行业的发展引发了诸多环保问题。在此,让我们一起回顾影响2007年石油化工行业的重要事件,并共同展望2008年行业发展大势。


    1、国际油价逼近100美元


    2007年国际油价强势上涨,再创历史新高。以纽约商业交易所的WTI原油期货价格为基准,2006年国际油价平均66美元/桶,而2007年超过72美元/桶,并在11月下旬创下超过98美元的记录,直逼100美元的关口。


    2、国际石油公司盈利颇丰


    国际油价的强使上涨为国际石油巨头带来了巨额收益。根据2006年销售额,美国《财富》杂志排出了2007年世界500强企业。石油巨头们在《财富》500强前10位中占有6个名额,其中埃克森美孚(ExxonMobil)销售收入3472亿美元,排名全球第2;壳牌(RoyalDutchShell)销售收入3188亿美元,排名第3;英国石油(BP)公司销售收入2743亿美元,排名第4;雪佛龙(Chevron)销售收入2006亿美元,排名第7;康菲石油(ConocoPhillips)公司销售收入1725亿美元,排名第9;道达尔(Total)公司销售收入1684亿美元,排名全球第10。


    在全球石油企业单列排名中,我国两大巨头中国石化(Sinopec)和中国石油(PetroChina)双双进入全球前10,分别排名第7和第8位。2006年中石化和中石油的销售收入分别为1316亿美元和1105亿美元,在《财富》500强的排名中,分别排名第17位和第24位。其中中石化销售收入不仅稳居中国企业之首,还成为首家进入《财富》500强前20名的中国企业。


    通过对比财务数据可以发现,在10大石油企业中,埃克森美孚利润最高,为395亿美元;中国石化利润最低,为37亿美元。利润率方面,中国石油最高,为12%;而中国石化的利润率最低,仅为2.8%。从销售收入、利润和利润率三个指标综合来看,和国际领先的石油企业相比,国内的两大企业仍然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3、跨国化工企业增长稳健


    虽然原油价格的上涨大幅提高了原料成本,但一些大型化工企业增长依然稳健。一方面,这些化工巨头拥有较强的市场势力和价格转嫁能力,可将成本转移给下游客户;另一方面,产品的多元化使成本在产品链上分摊,做到了较好的成本控制。以陶氏化学(DowChemical)为例,该公司2005年的销售收入为463亿美元,2006年稳定增长至491亿美元。


    在《财富》全球10大化工企业中,巴斯夫(BASF)排名第1,陶氏化学排名第2,以下依次是拜耳(Bayer)、杜邦(Dupont)、萨比克(SABIC)、三菱化学(MitsubishiChemical)、利安德(Lyondell)、韩华(Hanwha)、阿克苏诺贝尔(AkzoNobel)和林德集团(LindeGroup)。


通过对比财务数据,可以初步分析一下各大跨国化工企业的竞争力。在10大化工企业中,萨比克利润最高,为54.1亿美元;利安德利润最低,为1.86亿美元。利润率方面,萨比克最高,为23.5%;而利安德的利润率最低,仅为0.8%。从财务指标综合来看,巴斯夫和陶氏化学仍是国际领先化工企业。尽管这两家企业自身没有上游的油气资源,在不具备原料成本优势的情况下,仍然能获得7%左右的利润率。而作为世界石化行业崛起的新秀,萨比克公司在借助其中东地区的丰富而廉价的原料优势,获得了高达23.5%利润率。该公司成为增长最为迅速,利润率最高,也最具成本优势的化工企业。


    4、替代石油项目发展迅速


    高油价引发了了人们对替代能源的关注,包括天然气合成油(GTL)、煤制油(CTL)和生物燃料等替代油品项目纷纷启动。


    在GTL方面,卡塔尔走在前列。2007年3月,投资为9.5亿美元,由卡塔尔石油和沙索(Sasol)公司的合资项目OryxGTL成功投产,并将产品投放到国际市场,其中柴油将运往欧洲,石脑油运往远东,LPG将用于地区消费。这是世界上采用基于费-托(F-T)技术专有的沙索法浆液床馏分油(SSPD)工艺首次商业规模的GTL装置。该装置将使来自卡塔尔大型北方气田的9.34百万立方米/天的天然气转化为3.4万桶/日的合成油品,包括2.4万桶/日柴油、9000桶/日石脑油和1000桶/日LPG。该项目还将进一步扩能,在第2阶段OryxII将把总产量提高到10万桶/日,第3阶段OryxIII将把总产量提高到23万桶/日。


    在中国,煤制油项目获得了较大的进展。作为一个富煤、缺油、少气的国家,中国煤炭资源相对丰富。借鉴南非煤制油工业化项目的经验,我国的煤制油项目也获得了较大的进展。


    经国务院批准,神华煤炭直接液化制油项目2004年5月通过专家评估。同年8月,世界首套直接液化的煤制油工业化装置在内蒙古鄂尔多斯开工建设。神华煤直接液化项目总规模设计年产油品500万吨,分两期建设。其中一期工程由3条生产线组成,规模为年产油品320万吨。截止到2007年末,一期工程项目主体工程基本完工,建成投产后,年用煤量345万吨,可生产各种油品108万吨。


    兖矿集团自2002年起开始着手煤间接液化制油技术的研究与开发工作,在催化剂开发、工业试验等方面都做了大量的工作。目前已成功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低温费托合成煤间接液化制油技术,并且以该技术为基础,在榆林筹备100万吨/年煤间接液化制油工业示范项目。该项目第一期将采用低温费托合成技术,预计总投资110亿元人民币,建设100万吨/年间接液化煤制油工业示范装置。产品方案为柴油76%,石脑油20%,液化石油气3.1%,特种蜡0.9%。然后,分别采用低温和高温费托合成技术各建设200万吨间接液化煤制油装置,使年产油品达到500万吨。2007年底,该集团《兖矿榆林100万吨/年煤间接液化制油工业示范项目申请报告》已经通过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办等领导以及专家学者的评估。


    此外,2007年,以大规模煤基甲醇为原料的二甲醚项目也在中国蓬勃发展起来。新奥集团、山东久泰分别在江苏张家港建设百万吨级的二甲醚装置,由中石化等合资成立的中天合创公司也正在筹建大规模的二甲醚装置。


通过对比财务数据,可以初步分析一下各大跨国化工企业的竞争力。在10大化工企业中,萨比克利润最高,为54.1亿美元;利安德利润最低,为1.86亿美元。利润率方面,萨比克最高,为23.5%;而利安德的利润率最低,仅为0.8%。从财务指标综合来看,巴斯夫和陶氏化学仍是国际领先化工企业。尽管这两家企业自身没有上游的油气资源,在不具备原料成本优势的情况下,仍然能获得7%左右的利润率。而作为世界石化行业崛起的新秀,萨比克公司在借助其中东地区的丰富而廉价的原料优势,获得了高达23.5%利润率。该公司成为增长最为迅速,利润率最高,也最具成本优势的化工企业。


    4、替代石油项目发展迅速


    高油价引发了了人们对替代能源的关注,包括天然气合成油(GTL)、煤制油(CTL)和生物燃料等替代油品项目纷纷启动。


    在GTL方面,卡塔尔走在前列。2007年3月,投资为9.5亿美元,由卡塔尔石油和沙索(Sasol)公司的合资项目OryxGTL成功投产,并将产品投放到国际市场,其中柴油将运往欧洲,石脑油运往远东,LPG将用于地区消费。这是世界上采用基于费-托(F-T)技术专有的沙索法浆液床馏分油(SSPD)工艺首次商业规模的GTL装置。该装置将使来自卡塔尔大型北方气田的9.34百万立方米/天的天然气转化为3.4万桶/日的合成油品,包括2.4万桶/日柴油、9000桶/日石脑油和1000桶/日LPG。该项目还将进一步扩能,在第2阶段OryxII将把总产量提高到10万桶/日,第3阶段OryxIII将把总产量提高到23万桶/日。


    在中国,煤制油项目获得了较大的进展。作为一个富煤、缺油、少气的国家,中国煤炭资源相对丰富。借鉴南非煤制油工业化项目的经验,我国的煤制油项目也获得了较大的进展。


    经国务院批准,神华煤炭直接液化制油项目2004年5月通过专家评估。同年8月,世界首套直接液化的煤制油工业化装置在内蒙古鄂尔多斯开工建设。神华煤直接液化项目总规模设计年产油品500万吨,分两期建设。其中一期工程由3条生产线组成,规模为年产油品320万吨。截止到2007年末,一期工程项目主体工程基本完工,建成投产后,年用煤量345万吨,可生产各种油品108万吨。


    兖矿集团自2002年起开始着手煤间接液化制油技术的研究与开发工作,在催化剂开发、工业试验等方面都做了大量的工作。目前已成功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低温费托合成煤间接液化制油技术,并且以该技术为基础,在榆林筹备100万吨/年煤间接液化制油工业示范项目。该项目第一期将采用低温费托合成技术,预计总投资110亿元人民币,建设100万吨/年间接液化煤制油工业示范装置。产品方案为柴油76%,石脑油20%,液化石油气3.1%,特种蜡0.9%。然后,分别采用低温和高温费托合成技术各建设200万吨间接液化煤制油装置,使年产油品达到500万吨。2007年底,该集团《兖矿榆林100万吨/年煤间接液化制油工业示范项目申请报告》已经通过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办等领导以及专家学者的评估。


    此外,2007年,以大规模煤基甲醇为原料的二甲醚项目也在中国蓬勃发展起来。新奥集团、山东久泰分别在江苏张家港建设百万吨级的二甲醚装置,由中石化等合资成立的中天合创公司也正在筹建大规模的二甲醚装置。


7、中东企业加快与中国的合作


    近两年来,外商资本大举参与中国的大型石化项目。BP公司和中国石化的合资企业,位于上海化工区的赛科(SECCO)90万吨/年乙烯项目;巴斯夫和中国石化的合资企业,在南京化工园区的扬子-巴斯夫(BASF-YPC)60万吨/年乙烯项目;以及壳牌公司(SHELL)和中海油的合资企业,位于惠州大亚湾的中海壳牌(CSPC)80万吨/年乙烯项目相继投产。


    随后,巴斯夫与中石化签订协议,确认将对于南京的合资项目进行扩能。中石化和巴斯夫将增加5亿美元的投资用于扬子巴斯夫乙烯项目的扩建。除了乙烯的产能由目前的60万吨/年增加至75万吨/年之外,还将扩建环氧乙烷(EO)生产装置,发展环氧乙烷衍生物,生产丁二烯和异丁烯,生产超吸水性聚合物(SAP)等,扩产的计划将于2009年投产。上海赛科也计划将90万吨的乙烯项目扩能至120万吨/年左右的规模。该计划项目有望在2009年投运。


    2007年3月,由中石化、埃克森美孚、沙特阿美合资的福建联合石油化工有限公司、中石化森美(福建)石油有限公司正式成立,这标志着我国首家涉及炼油、化工、油品销售的上下游一体化中外合资企业正式开始运营。


    2007年4月,中美合资的镇海炼化乙烯环氧丙烷/苯乙烯(POSM)合作项目--宁波镇海炼化利安德化学有限公司成立成立。该合资项目总投资约44.4亿元人民币,年产28.5万吨环氧丙烷和62万吨苯乙烯,是中国石化单套合资规模最大的化工生产装置,也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环氧丙烷/苯乙烯生产装置。该装置计划于2009年底建成投产,预计可实现年销售收入超过100亿元。


    除欧美企业之外,中东企业也加快了进入中国市场的步伐。2007年3月,沙特阿美公司参股加入了福建炼化乙烯项目。2007年5月,科威特国家石油公司和中国石化计划,拟在广东共建一个投资约为50亿美元的大型石化项目,包含一个百万吨乙烯装置和大型炼厂。该项目已经于2007年底获得国家发改委的同意批复。


    SABIC公司对中国市场也是动作频频。虽然该公司与大连实德集团探讨的大型炼油与乙烯项目没有大的进展,但SABIC公司参与中石化在天津的年产100万吨乙烯的项目合作已经取得阶段性的进展。


    8、化工行业环保压力加大


    在2007年,受到太湖蓝藻和厦门翔鹭PX项目等事件的影响,化工行业面临的环保压力明显增加。


    2007年5月,太湖水域爆发蓝藻危机,导致水质急剧恶化,给环太湖区域特别是无锡市民饮水带来困难。水体由于氮、磷含量超标而导致富营养化问题,使得化工环保监管的呼声四起,江苏省化工行业面临的压力陡升。此事件直接导致江苏省政府加强了治理太湖的措施,对太湖和周边地区除小化工企业实施关停并转外,同时还实行了更严格的区域环保制度。


    2007年3月全国政协会议期间,由于受到环保和安全因素的影响,厦门海沧翔鹭集团PX项目被提出质疑。该项目在2006年6月获得批准,同年11月开工建设,将投资13.5亿美元建设80万吨/年PX,16万吨/年OX,和22.8万吨/年纯苯以及相关设施,并原定在2009年初投产。在各方的争议下,在2007年底,福建省和厦门市政府决定顺从民意,停止在厦门海沧区兴建PX工厂,并计划将该项目迁往漳州古雷半岛。翔鹭集团的损失将由厦门市政府赔偿,并在发改委批准后进行。


此外,美国杜邦公司在山东东营投资10亿美元的20万吨/年氯化法钛白粉项目,也遭到行业内专家在环保方面的质疑。而杜邦公司否认该项目存在问题,并称其生产工艺和环境技术都为世界领先。


    9、结语


    国际油价在2007年依然保持了强劲上涨的态势,一度逼近100美元的关口。照此趋势,在2008年突破100美元的关口几乎成为必然。油价的高涨必然引发更多的替代石油项目,预计在2008年,我国将有更多的二甲醚和生物质制燃料项目启动。神华的直接法煤制油工业示范项目液将在2008年完工并开始生产,兖矿的间接法煤制油工业示范项目有望在2008年开工建设。


    在和中东的企业合作方面,中国开始吸引沙特、科威特等产油国到中国内地开设炼油厂,以换取充足的石油供应和相对平稳的油价,在2008年,沙特和科威特等国的企业将参与到中国的项目并取得阶段性的进展。


    2008年并购重组的开幕大戏将由阿克苏诺贝尔公司(Akzo-Nobel)拉开。在2007年第3季度,英国帝国化工公司(ICI)同意接受世界最大油漆和涂料供应商-荷兰阿克苏诺贝尔收购要约,交易金额约为163亿美元。这也将进一步巩固阿克苏诺贝尔公司涂料市场的霸主地位。不出意外的话,这笔交易将在2008年第一季度尘埃落定。除此之外,在2008年,全球石化行业还将有哪些发展,让我们共同关注。

发布时间:2008-02-19 13:10:51  被阅览数:1334  [关闭窗口]

上一编:我们拿什么替代疯狂的石油
下一编:石油2008六大看点


COPYRIGHT (C) 2006 山西省朔州市跃胜实业公司
公司地址:山西省朔州市怀仁县五里滩
邮政编码:038300 电话:0349-3024429 3026088 传真:0349-3022341
京ICP备05000190号